後/冷戰背景下的難民與移民-台灣的脈絡

2013年《文化研究》第17期收錄了「難民與移民:後/冷戰台灣的東南亞視野」的講座紀錄。這場講座主要在談論1970年代中華民國收容越南難民的歷史,並擴及對冷戰、全球化與移民問題的思考。

最近幾年在歐洲有中東難民,在東南亞有羅興亞難民,但是在台灣的大家多半以為台灣和難民的關係沒有那麼直接。事實上,台灣在歷史上也曾經直接涉入過難民問題。

澎湖講美難民營的設立始末

1975年西貢淪陷,越南統一,但是經濟破敗和政治迫害導致許多越南人出逃,其中大部分的人乘船出海漂流,因而有「船民」的稱呼。

這些船民漂流到東南亞各國,許多人漂流到香港,也有一部份的人漂流來台灣。1977年,首兩批漂流到台灣的難民在屏東小琉球被發現。

當時沒有處理難民的專門機構,因此中華救難總隊臨時在澎湖西嶼鄉繼光營區設立了「越南難民臨時接待所」。後來漂流來台的難民越來越多,遂將接待所改名為「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」(簡稱接待中心),並遷址至澎湖白沙鄉講美軍營。澎湖講美難民營就此成立,並持續到1988年才廢止。難民營房舍於2003年被拆除。

澎湖難民營前後收容了45批難民,人數約2000多位。收容的人除了越南難民之外,還包括從中國大陸出逃的所謂的「反共義士」。大部分的難民多半想透過台灣中介到歐美國家去,最後剩下190多位難民無處可依,遂留在台灣,分別被轉往士林和桃園輔導就業。許多當事人至今還在。

中華民國在1970年代的國際處境與難民詮釋

1970年代是一個有趣的時間點。那是中華民國外交處境一落千丈的年代,從退出聯合國、中美斷交以及伴隨而來的雪崩式斷交,中華民國的正當性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挑戰。對難民的處置與詮釋因而也受到時代背景與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。

澎湖難民營有一塊「難民營沿革史」碑文,描述難民營成立的始末。碑文在結尾處提到:「越南淪亡,難民顛沛流離逃亡,正是我們足堪借鏡的教訓,我們必須體認,反共與救國乃是一體之兩面不反共即難以救國,要救國首須反共。」

1978年,《中央日報》的副刊刊載了一篇名為《南海血書》的作品,號稱是「越南難民阮天仇的絕筆信」。信中描述了越共的殘酷以及海上漂流的艱辛,並將南越的滅亡歸咎於內部的不團結及盟友的背棄,諷喻爭華民國處境的意味十足。結果後來被發現是國民黨策畫的偽作。

以上的案例反映了當時對難民的詮釋方式。其實,國民黨政權為了鞏固自己的正當性,不惜降低入籍門檻招攬海外華人入籍中華民國,甚至還鎖定流亡藏人,希望他們認同中華民國遠離達賴喇嘛的西藏流亡政府。

國家變遷與移民階層化

1990年代,蔣經國過世,李登輝上台,同時冷戰也進入尾聲。時代背景轉變,台灣的國家定位也轉變,移民台灣的大門也因此束起高門檻,海外華人、泰緬孤軍、流亡藏人都難以再入籍台灣。但是另一方面,政府又基於經濟和社會的考量,開始引入東南亞移工以及外籍配偶。

政府對於移民工也有階層化的待遇。白領老外來台可以自由轉換雇主,並且連續居留滿五年即可取得永久居留權,但是藍領外勞不但無法自由轉換雇主,也無法取得永久居留,更無法入籍。在婚姻移民方面,除了歐美日等國家,來自東南亞、南亞、非洲等特定國家的人,也無法在台灣辦理婚姻登記,而必須先經過外交部外館的境外面談才能取得簽證來台。

結語

時代背景和政權需求決定了難民/移民的認定、詮釋方式和其所受到的待遇,但是難民/移民如何自我詮釋和自我認同卻乏人問津。台灣做為一個移民國家,卻沒有發展為一個移民社會。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適應大規模人口遷移的現象,還是一個缺乏解答的課題。

 

參考資料

王智明,2013,〈「難民與移民:後/冷戰台灣的東南亞視野」論壇導言〉,《文化研究》,第17期:216。

劉吉雄,2013,〈例外之地‧陌生人〉,《文化研究》,第17期:217-224。

龔尤清,2013,〈冷戰下的移民與難民-以台灣為例〉,《文化研究》,第17期:225-231。

Andrew Lam,2013,〈越南船民:一個作家與記者的觀察〉,《文化研究》,第17期:232-235。